新华社记者 梁建强
基层采访,有群众说起一条曾经修了8年都没能修通的路的故事。有关部门经常四处悬挂标语,“办好民生实事”,结果“标语都已经褪色了实事还不见动静”。立项时热热闹闹、推动时冷冷清清,这样的反差背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是重要原因之一。当前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开展,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倡导严实作风,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多在实效上用功,少在形式上费劲。
主题教育从第一批转入第二批,是一场接力赛,要做好衔接联动。特别是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大多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各种问题相互交织,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深切,期待比较具体多样,更需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锚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任务,注重做好结合文章。
要在推动干事创业上下功夫,以务求实效、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广大党员、干部受教育的成果,要切实转化为群众得实惠,就是要做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为人民服务,围绕补短板、防风险、通堵点,聚焦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尤其围绕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重点社会关切,实打实地研究提出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不能“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实起来轻飘飘”。
要在强化检视整改上下功夫,以深入剖析、全面改出实效为导向。务必聚焦影响制约高质量发展、群众反映强烈且长期没有解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等问题,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