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世玲
又到一年记者节,这也意味着我又老了一岁。
如果不是因为节日,我大概不会匀出一点时间,专门为自己的从业经历留下星点笔墨。
6年前,原陇东报社给了我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电脑及一个平台,让我在新媒体探索中认识了新的世界。当笔尖流淌出来的拙作被印在有淡淡油墨味、文字馨香的报纸上,那时,我便决定靠岸,寻找属于自己的春暖花开。
从此,采访、构思、写稿、编辑,就成了我生活中的“家常便饭”。采访的过程千篇一律,从接到任务到联系采访对象,再到采访和写稿,整个过程让人感觉紧张、惆怅又疲惫。只有在完成稿件并顺利刊登后,我才可以稍微松口气。
2018年,西峰城区有一处门店虚假宣传推销保健品,使很多老年人深陷其中。得到此线索后,我以家属身份,独自深入小店暗访,了解该店的不正当营销行为,采写了记者调查类稿件《老年人缘何陷入保健品“怪圈”不能自拔?》,起到了良好的社会监督作用。之后,我将有限的精力投入民生新闻的采写上,并督促自己努力做到发稿多、发重点稿件多、发独家报道多。
我一直觉得,一个记者能通过自己的笔,解决一些民生急、愁、难、盼问题,就是这份工作的最大意义。
时代要进步,有些变革似乎无法阻挡。根据国家关于县级融媒体改革相关精神,2022年9月,陇东报社、庆阳广播电视台融合成为庆阳市融媒体中心。领导同事上下一心、积极探索,市融媒体中心快速从“相加”走向“相融”,大家埋头干事情,专心做新闻,为讲好庆阳故事努力着。
为了解近期热点,晚上十二点钟我的眼睛还游走在国内媒体公众号和朋友圈;为适应短视频传播,写稿子的间隙,我熟练掌握了视频拍摄制作……要赶上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速度”,我只能学习“西西弗斯推石上山”。
回望这几年,我几乎一直在路上。跑农业产业发展时,我跟着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爬上高山采访产业发展,深入农户采访农民生活;跑脱贫攻坚时,我去过偏远的乡镇,看到了帮扶人员的付出与艰辛,见证过贫困群众脱贫的期盼和喜悦;跑银西高铁时,我坐上首趟列车感受了庆阳速度,看到了庆阳人进入高铁时代的喜悦……在路上采访、写稿,在路上总结、思考,也在路上感悟、成长。
新闻记者是一个不断收获的职业,这种珍贵的收获不分季节,每天都是进行时。作为记者,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的一年四季都是收获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