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公布新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中国增添6个“新成员”,拥有的世界地质公园总数达到47个,位居世界第一。“说起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无疑是‘冠军国家’。”教科文组织地球科学和地质公园部门负责人克里斯托夫·范登贝格对新华社记者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在地质公园建设中将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让造化神奇的地质遗迹焕发新颜,有效推动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中国的生态文明实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建设高度契合,为保护和利用好这一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贡献着中国智慧和力量。
地质奇观享誉世界
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
位于中国东北的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是世界地质公园“新成员”之一。它以第四纪火山地貌遗迹为特色,还拥有独特的植被垂直分布带、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海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长白山的火山和独特地貌,诠释了长达3亿至4亿年的地质历史,”范登贝格说,“去年夏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估人员和专家参观了长白山,留下深刻印象。”
山横郭外清如洗,树接云间翠欲流。
位于中国福建的龙岩世界地质公园也被新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它地处闽江、九龙江和汀江三江发源地,具有梅花山大型复式花岗岩体、冠豸山丹霞地貌、紫金山超大铜金矿等世界级地质遗迹景观。
教科文组织说,公园“提供了中国东南部地区在约3亿年时间里构造演化的地质记录”。这里还拥有闽西最集中的天然林,是华南虎、金斑喙凤蝶、南方红豆杉、钟萼木等珍稀动植物的共同家园。
腾龙奇洞洞藏山,十里峡谷似画卷。
向西深入中国内陆,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清江水系冲刷出险峻的地形,形成了以峭壁、幽谷、洞穴和暗河为特征的二叠纪和三叠纪碳酸盐岩喀斯特地貌景观。腾龙洞具有复杂洞穴系统,其中一个巨大洞穴内竟然藏着一座山。
教科文组织如此评价:“该地质公园拥有举世闻名的侵蚀和溶蚀地貌。”公园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容纳超过4000种植物和500种陆生脊椎动物。
此外,地跨黄土高原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阴湿区的甘肃临夏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侏罗纪花岗岩峰林的江西武功山世界地质公园,以及保存完好“兴义动物群”化石的贵州兴义世界地质公园,也均被列入新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18个世界地质公园“新成员”名单。至此,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总数达到213个,分布在48个国家,其中中国拥有47个,数量为全球之冠。
开发与保护并重
“颂造化之神奇,谋区域之长兴。”这是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理念。教科文组织为世界地质公园确定四大要素,分别是具有国际价值的地质遗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的管理方式、显示度和交流合作。
范登贝格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不仅保护地质遗产,也强调地质遗产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之间的相互关联。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教科文组织的这些理念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相通。
以龙岩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当地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并举,让绿水青山释放出更大的发展红利。
桂和村是闽西第一高峰狗子脑所在村,地处龙岩世界地质公园内的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平均海拔1200米。村庄自然环境优越,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97.3%。
据村支书官子珠介绍,近年随着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政府加大了生态保护和科普宣传力度,修通了旅游公路,大力推动生态种植业和生态旅游业,“带火了村庄、充实了百姓口袋”。
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所处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全力推进“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各族群众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2023年,仅恩施大峡谷、腾龙洞景区接待游客就超过250万人,旅游直接收入5.1亿元。这里吸引人的不仅有地质奇观,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在腾龙洞内打造的大型情景歌舞剧《夷水丽川》,将土苗文化与自然资源有机融合,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走进当地少数民族生活画卷。
202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恩施实地评估。专家组专家阿兹米勒·穆尼夫·本·穆罕默德·布卡里说:“公园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融合发展,引导原住民广泛参与红利分享,这是我们考察过的全球最优秀的地质公园之一。”
在交流互鉴中进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地质公园构成一张全球网络,中国从中汲取了营养,同时也将自身经验贡献给世界。
范登贝格说,地质公园的概念源于欧洲,很快就被中国吸纳接受。“中国不仅重视本国的地质公园发展,同时与本地区的地质公园有着长期合作”,泰国、印尼、日本、韩国的世界地质公园都从中国经验中得到启示。
范登贝格还特别介绍,中国积极分享专业知识,每年在北京大学组织相关的国际课程。“对我们来说,这是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能力建设和培训方面的一个里程碑。我们需要评估人员来审核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资质,许多评估人员来自中国,他们在利用专业知识帮助指导培训其他人,同时也帮助我们管理网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次新晋的6家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均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的世界地质公园建立“姊妹公园”关系,开展经验交流活动,为各自进一步发展寻找新思路。
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宣教负责人张荣杰说,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在与伊朗和摩洛哥世界地质公园等交流过程中,学习了如何打造好产品以及做好推广等方面经验。恩施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世吉说,恩施大峡谷已分别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墨西哥铜峡谷等结为“姊妹峡谷”,中外同行在经营方式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开展了较多交流。
来自龙岩世界地质公园的“紫金山绿色矿山建设案例”,在2023年被写入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相关出版物,向全球展示了绿色矿山发展与地质遗迹保护并举的创新实践与成效。福建紫金矿业集团紫金山金铜矿矿长赖桂华说,绿色矿山经验已被复制到集团在南美、非洲、欧洲等地的矿山建设中,成为当地开展国际交流的一张“名片”。
范登贝格说,教科文组织正持续与中国开展合作,共同支持在非洲等地区建立世界地质公园。
“目前亚洲一些国家还没有世界地质公园,比如老挝、柬埔寨,还有一些国家对世界地质公园的概念知之甚少,”范登贝格说,“我们希望借助中国的专业技术和知识优势,在相关地区推广这一概念,那将是一件好事。”
(记者:黄堃、徐永春、秦宏、谭元斌、金津秀、宋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