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融媒记者 乔洁
近年来,环县抢抓东西部协作、“组团式”帮扶和三级医院对口帮扶等机遇,突出“软件+硬件”建设兼施、“输血+造血”融合提升、“请进来+送出去”双向交流,深耕医疗卫生的理念开拓、人才培养、技术培育、临床带教、科室帮建和设施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共同构筑群众“健康网”。
组团式帮扶
为基层医疗事业“造血”
环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在保障“大病不出县”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耳鼻喉科作为环县人民医院接诊量较高的科室,曾一度受制于设施条件和技术,对一些疑难病症的治疗一直处于空白阶段。2023年7月,天津市第二批“组团式”帮扶医疗专家进驻环县,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牛俊涛作为团队一员来到环县人民医院,带领环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实现医疗技术新突破。
牛俊涛是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具有扎实的专科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之前医院针对耳鼻喉疾病大多都是门诊检查和治疗,不能开展手术,牛大夫带来了很多治疗方法和技术,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环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生王良说。
2023年11月,一名40岁的女性患者因右耳听力下降伴耳鸣到环县人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牛俊涛综合患者的病情,实施了“耳周穴位注射+揿针”的治疗方案,有效缓解了患者病情,“耳周穴位注射+揿针”治疗方案的成功开展,填补了环县人民医院耳聋治疗领域的空白。目前,此方案已治疗2000多例耳鸣耳聋患者。
除环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外,天津来环县帮扶的医疗专家在很多方面都为环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突破。
“眼科在天津眼科医院的帮扶下,可独立开展疑难杂症的诊治和一些高难度手术,并能进行少年儿童近视、斜视和弱视的治疗和预防及医学验光配镜等。”环县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徐振彪说,2023年,眼科门诊诊疗病人9300余人次,实施住院手术450例,完成免费白内障手术341例。
环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袁凯说:“他们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带给我们,通过不断规范医院管理、提升学科技术水平等,架起了‘组团式’医疗帮扶的桥梁,为环县人民医院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引优质资源
家门口就能挂上“专家号”
连日来,在环县洪德镇卫生院,来看病的病人都点名要找“外来专家”。记者了解到,大家口中的“外来专家”是来自天津市南开区王顶堤医院的医生李信君。
2023年9月,李信君跟随东西部协作医疗团队来到环县,成为洪德镇卫生院疼痛科的主治医生。作为唯一一名进驻环县基层卫生院的援助医生,短短7个月时间里,他接诊近2000人次,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就诊病人中大多数为关节疼、腿疼、肩疼、腰椎疼等周身多发性疼痛,这与当地海拔高、多风的气候有关,也与群众常年劳作关节磨损有关。”李信君了解情况后,为关节疼痛类病人找到了新疗法——关节腔注射。“以前我们治疗此类疾病的办法就是服用药物缓解,李大夫提出的关节腔注射疗法见效快。”洪德镇卫生院副院长韩妮说。
门口就医,病有良医。专家“下沉”是满足乡镇群众就医需求的有力保障,更为环县基层医疗建设注入“强心剂”。
以“技”为要,深耕杏林。2021年以来,天津市、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先后选派30名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赴环县帮扶,在环县人民医院、环县中医医院开展驻点带教、蹲点行医及组团式帮扶,同时,环县还经常邀请对口帮扶单位的医疗专家团开展各类大型义诊和大病诊疗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挂上“专家号”。
输血转造血
建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要熟悉呼吸系统的检查与辅助检查技术,如听诊、触诊、胸部X线片等,还要注重培养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在环县中医医院呼吸内科,记者见到主治医生杨红时,她正在为科室其他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来源于她2023年在上海瑞金医院学习所得。
杨红是一名有着10多年从业经验的呼吸内科主治医生,自2015年至今,先后赴甘肃省人民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培训。“学习后,对一些基础操作和常规操作更加熟练、掌握更透彻,对重症病人的处理也更得心应手。”杨红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环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像杨红一样依托国家、省、市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项目“走出去”学习、“带回来”技术的骨干有50多名。同时,环县还聚焦重点专科新技术业务强化学习,拓展医护人员新视野,培养医护人员服务新理念,培养学科带头人21名,建立县域医疗技术“雁阵”。
“帮扶专家通过‘师带徒’‘手把手’‘一对一’带教,毫不保留地将诊疗技术、临床经验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送出去’重在拓展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新思维,学习掌握先进医疗服务理念。”环县卫生健康局局长道清国说,环县将“请进来+送出去”有效结合,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优化了医疗保障格局,还在医疗技术创新发展上迈出了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