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玉琴
阳春三月,走进环县的乡村沃野,旋耕机轰隆作响,在新建成的高标准示范田里作业,农业设施基地里的果蔬竞相成长,湖羊养殖基地的羊只茁壮成长……一幅产业发展画卷在环县的乡间田野上徐徐展开。
近年来,环县坚持党建引领,坚决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粮食安全底线,着力构建多元产业体系,借力推进产业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形成“一主多副”的产业富民格局。
夯实“耕”基保良田
走进环县高标准农田,一垄垄平整宽阔的梯田错落有致,一条条新建的机耕路宽敞平直……高标准农田,对老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
“高标准农田不仅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还能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环县农业农村局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都成介绍,近年来,为了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环县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将小田变大田、小块变大块,吸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粮食种植,打造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现代农业体系。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环县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不断夯实粮食生产“耕”基,让良田沃野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以往涝不能排,稍微下点雨农田就会被淹。如今,田里有了排水沟,种地条件越来越好了。”说起高标准农田,虎洞镇金庄塬村党支部书记杨志强一脸喜色。
据了解,环县现有耕地389.64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38.1%。2023年,环县严格按照“1+3”政策要求推动项目落实落地,高效完成20.6万亩建设任务,全年产粮38万吨,被确定为甘肃省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考核评价激励县。今年,环县计划新修改造高标准农田23万亩,常态化开展撂荒地整治,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产粮40万吨以上。
山地苹果出“名堂”
春日的环县,连绵的大山起伏幽深,充满无限生机。在距离县城约25公里的合道镇朱家塬村,一排排苹果树褪去了冬天的萧瑟,在春日暖阳下孕育出新芽,在山谷、山脊和山坳间涌动。
“我家有20亩果园,去年亩产苹果3000斤,每亩收入约1万元,其中三分之二的苹果销往全国各地。”在朱家塬村,70岁的果农张文斌正在修剪果树,他是当地最早栽植苹果树的人,也是第一批尝到科学种植甜头的人。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