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融媒记者 王华
在地震逃生演练中,学生迅速反应、有序撤离;
在专题讲座中,专家们深入浅出地讲解自救知识;
在科技竞赛活动中,学生发挥创意、展示才华;
……
5月11日至17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师生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连日来,我市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月11日,记者走进西峰区团结小学,在宽敞的楼道里,一阵清脆悦耳的歌声此起彼伏,歌声中充满了对生命安全的敬畏和珍视。走近一看,原来是学生们正在排练《防溺水安全歌》手势舞,简单有趣的动作和生动的旋律吸引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学习。
在西峰区团结小学,从一年级开始,老师便不断增强同学们的生命安全意识,从课堂讲解到模拟演练,从知识讲解到实践体验,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春风化雨般将安全观念浸润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将安全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震时就地避险,震后快速撤离。”这句应急避险基本准则,在团结小学的学生口中,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每当提起防震减灾的话题,西峰区团结小学的学生都能熟练地说出相关的知识和逃生技巧。
5月9日,正宁县山河小学开展了防震减灾应急避险疏散演练,全校3000多名师生参加。当天上午8时,随着演练第一声警报声响起,老师们迅速反应,第一时间通知学生采取避震措施,指导他们就近抱头蹲在课桌下方,以保护头部和颈部;当第二声警报响起,各班老师有序指挥学生撤离,学生们沿着既定路线,快速到学校操场集合,在全体师生到达指定区域后及时清点人数。危险解除后,各年级向总指挥汇报撤离情况。整个疏散过程用时3分钟,比预定时间缩短了30秒。
在西峰区黄官寨实验学校,防灾减灾工作是专题教育工作计划的重中之重。班主任结合班会和主题活动,将防灾减灾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时间节点,组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安全的重要性。
在庆阳市东方红小学,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国旗下课堂、主题班队会等平台,对学生进行防溺水、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并通过宣传栏、活动室、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向学生普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护措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
据悉,近年来,我市教育部门把提升全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防灾避险能力作为重要工作,创新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各学校、幼儿园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强化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防灾减灾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我们将继续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防灾减灾知识教育。同时,教育部门还将联合社区、家庭等力量,共同构建一个全方位的防灾减灾教育体系,携手为学生筑牢安全防线,确保他们能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市教育局安监科科长何建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