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从“破冰试水”到“数起云涌”

——我市“东数西算”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庆阳融媒记者 刘萍凝

“智”启未来,“数”云涌动。2021年12月20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批复同意启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甘肃)节点和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两年多来,我市坚持把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平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算力规模提升、数字经济生态培育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高定位引领

大平台承载

我市以构建“大数据中心+云网产业+源网荷储多能互补+制造业+人工智能应用”千亿级全产业链为目标,科学谋划编制《“十四五”数字经济引领创新发展规划》,全力建设“一港一城两区一基地”(国家西部数港、数据科创智城、数据融合创新示范区、红色数据资源集聚示范区、人工智能产业基地),规划到2025年建成标准算力30万机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2030年建成80万机架、产值2700亿元。

坚持“大平台承载”,园区规划建设全面推开,我市按照“两轴、两心、六片区”基本框架,规划建设1.7万亩“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园区“1+1+N”规划体系及区域评估全面完成。目前,园区2796亩项目用地报批、征迁全部到位,中国能建、秦淮数据项目建设急需的临水、临电、临路、排污等已接通,满足当前重点项目建设需求。

园区基础设施估算总投资77亿元,按照“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思路全面推进,园区横一路、纵二路工程已建成投运,尚勤路、横二路、纵一路等8条道路工程已开工,计划2025年5月底建成投运。

要素保障全面提升

招商选资凸显实效

在省政府支持枢纽节点建设“40条”措施框架下,我市配套出台“东数西算”项目要素保障“61条”和扶持数字经济发展“28条”措施,省市协同从财政奖补、税费减免、科技研发、人才支持、用地用房、金融支持、电力保障等方面构建了“40+61+28”政策体系。

我市把数字经济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围绕数字经济千亿级产业链8万名人才需求,探索“政府+企业+高校+智库”模式,开建人才公寓,优化扶持政策,让更多数字人才创业庆阳。我市组建了13名院士领衔、208名专家组成的高端智库,设立专项资金1600万元,建设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基地,与兰州、西安等地的高校合作,每年培养数字人才2700人。

按照“构建完整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的模式,举全市之力高效推进招商选资,四大家领导带头招商、上门招商,市直各部门及中省驻庆单位全员参与,招商引“数”,引智育“产”。目前,全市累计对接数字经济企业达2360户,签约442户,中国能建、金山云、秦淮数据、易事特、京东科技等180户企业在庆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京东(甘肃)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园,20000Pflops的燧弘庆阳绿色算力底座启动建设。 (下转2版)

--> 2024-06-18 刘萍凝 ——我市“东数西算”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1 1 陇东报 content_45682.html 1 从“破冰试水”到“数起云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