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一条古代高速公路——
秦直道
子午岭深处,有一条隐藏在林海里的黄土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直道”,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至今仍可通行。 秦直道建于公元前212年至公元前210年,南起陕西淳化县林光宫,北至内蒙古包头九原郡,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道宽5米至50米,长700多公里。甘肃境内的秦直道总长290公里,全部在庆阳市境内。 秦直道是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和太子扶苏率三十万大军,用两年半时间修成的。由于地形复杂、道路险峻,秦直道工程进展缓慢,蒙恬被赐死时,仍未完全修通。《史记》有“堑山堙谷,直通之”的记载。其工程之浩大,在古代交通史上是空前的,修建速度之快,实属历史上的奇迹。秦直道修成后,作为抵御匈奴南犯以及运兵、输粮的供给线,还有“北拒匈奴千里远,南护秦都三日还”之说。当年秦王朝骑兵从咸阳出发,三天三夜即可抵阴山脚下,出击匈奴。秦始皇最后两次巡边都是从秦直道进行的,他死后,遗体也由秦直道运送。《史记》载:“三十七年,始皇崩于沙丘平台”“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 汉代,汉武帝刘彻曾率十万大军从秦直道北上,征战匈奴,并在阳周(今正宁)祭拜黄帝陵。大将军卫青、霍去病也曾多次率军沿秦直道北上河套同匈奴作战,直把匈奴赶往酒泉以西,直道沿线依山形走势五里设一墩,三十里设一站,烽燧遥遥相望,互相呼应,直通边陲。以后,各朝代都不同程度使用过这条直道。秦直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一条通向北疆和西域的主干线。有人说,昭君出塞时所走的路线即为秦直道。 1974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组织的文物干部培训班在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野外实习时发现了当地的秦直道遗存。1991年至1994年,甘肃省文物局探察时,发现了大量秦直道遗迹。2009年3月2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富县的秦直道进行考古发掘,耗时56天,这是秦直道遗址的第一次大规模发掘,当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2024-06-20
一条古代高速公路——
1
1
陇东报
content_45754.html
1
秦直道
/enpproperty-->
|
content_45749.html-全国算力枢纽(甘肃·庆阳)首批万P算力上线 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启动 东数西算“人才专列”开通,
content_45750.html-市政府与深圳数巫智算 科技公司等企业座谈,
content_45751.html-黄泽元与北京开元明信投资管理中心 董事长冷松及战略合作伙伴企业负责人座谈,
content_45752.html-开通仪式现场,
content_45753.html-部分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按下启动键,
content_45754.html-秦直道,
content_457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