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融媒记者 刘萍凝
“数”起云涌逐浪高,智算赋能赢未来。
6月19日,甘肃庆阳,群英荟萃,共赴盛会。全国算力枢纽(甘肃·庆阳)首批万P算力上线、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启动暨东数西算“人才专列”开通仪式举行。
与会领导与数字经济企业代表、特邀嘉宾等共同按下启动柱,一起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共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共启庆阳“东数西算”新纪元。
这是革命老区迎来的新机遇——2021年12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批复同意启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甘肃)节点和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两年多来,庆阳举全市之力,集内外之智,全力以赴搭平台、落规划,抓招商、布项目,聚要素、扩算力,携手数字经济千行百业头部企业和院士专家,一道开创了庆阳“东数西算”工程的“经天纬地”,描绘了庆阳数算电产业融合发展的壮丽画卷。
“今天的首批万P算力成功上线,是‘中国算谷·智慧庆阳’跨越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启动,是庆阳构建自主算力生态的重要一步。”市委副书记、市长周继军在作主题发布时说。
算力是AI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也是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能源。庆阳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算力发展脉搏,定位智算、链接智能、发展智产,加速推进10大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千亿级产业链。目前已建成投运标准机架1.5万个,算力规模从去年底的5000P增加到1.2万P,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跃上了新能级。
未来,庆阳将持续扩大智算规模,今年底算力规模将达到5万P,明年底将达到10万P,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这是与会企业代表、特邀嘉宾的共识——算力不仅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更是城市竞争的新焦点。我市坚持锚定算力、深耕算力、做强算力,引进算力企业31家,加快建设以绿色、集约、安全为特色的数据中心集群,实现两年内上万个高功率机架交付使用,国产万卡“绿色算力”建成投用。
随着10大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加速推进,10万机架算力建设全面铺开,中国电信庆阳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甘肃移动绿色数据中心、庆阳云创数据中心已建成投运1.5万个标准机架,平均上架率超过80%,算力规模超过1万P。
“目前,庆阳算力中心已完成英伟达H800、H100、A800、4090以及国产华为H910B等2000台GPU服务器的部署工作,算力规模达到6000P。下一阶段,庆阳算力中心将继续与弘信电子、燧弘科技、天翼云公司等国内知名头部算力深度企业合作,计划年底算力规模突破1万P。”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庆阳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现场负责人曹斌说。
与此同时,我市以万卡集群为支撑,推动大模型企业、芯片企业、信创企业、智能制造企业落地,带动产业生态集聚,打造人工智能推理试点集群。
上海燧原科技创始人兼COO张亚林表示:“燧原科技的万卡推理集群项目将致力于打造本土智算中心新范式,解决谁来建设、如何运营、用户在哪里等智算中心三大核心问题,在助力庆阳打造‘东数西算’全国算力枢纽示范基地的同时,燧原科技还将加速产业规模化,以场景化能力服务企业级客户,赋能千行百业,以生态核心凝聚力打造算力产业链闭环。”
人才是“第一资源”。首列东数西算“人才专列”开通,是庆阳招才引智的创新举措。我市围绕数字经济人才需求,建立了鄂维南、刘韵洁、王家耀、管晓宏等13名院士领衔、208名专家组成的高端智库团队,为庆阳“东数西算”工程把脉导航。据测算,“十四五”末,庆阳数字经济人才需求3万名,“十五五”末将达到8万名。
此次开通八大枢纽节点首个“人才专列”,途经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对数字经济人才来庆乘车进行补贴。“‘人才专列’的开通,将借力西安、郑州等地的科技及人才优势,吸引更多数字经济人才汇聚庆阳、更多企业投资庆阳。”周继军表示。
算力引领发展,算力驱动未来。
“今天启动的万卡国产化算力项目,将助推庆阳建设4万张国产化加速卡集群,提供1万P国产推理算力。计划今年10月底前建成一期1万卡,提供2500P算力;二期3万卡建成后,可提供7500P算力。项目启动后,有利于庆阳开展大模型训练推理,发展多元应用场景,助力庆阳建设人工智能科技、产业集聚和人才汇聚的创新高地。”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董宗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