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宁县博物馆内,保存着一块石碑——唐狄梁公之碑。这块石碑高2.3米,宽0.83米,厚0.2米,纵刻碑文30行,碑首篆书“唐狄梁公之碑”。碑文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撰写。
狄仁杰一生刚正不阿,知人善任,有“北斗之南一人而已”之誉。尤其在武则天执政时,不畏权势,直言力谏,成为一代名相。686年至688年,狄仁杰出任宁州(今宁县、正宁一带)刺史。他重视农业,劝农植桑,疏通河道,治理水患。传说,当时有妖蛇祸害百姓,当地鸡犬不宁。狄仁杰到任宁州,得知此消息后,非常气愤。于是,命手下准备了一口油锅。祭祀的这一天到了,狄仁杰朝服往祭,他命仆役们先将沸滚的油锅移近蛇洞,再让两个童男童女去洞口晃悠。如此逗惹,妖蛇急不可耐,张开血盆大口,蠕动而出,狄仁杰立命仆役翻锅倾滚油入洞。只听一阵怪吼,一股浓烟涌出洞外,妖蛇被滚油烧死,百姓欢欣鼓舞,以为除去了祸害。不料,妖蛇是城东河九龙之母,九条龙子为了替母报仇,水淹宁州。狄仁杰持宝剑、骑青牛、斩九龙,于是洪水激流下川,水患消除。青牛亦因疲累而死。传说,闻名遐迩的早胜牛,便是青牛精灵育出的后裔。
为了纪念狄仁杰治水功绩,城东河叫“九龙河”,至今,宁县、正宁一带还有与此相关的地名和传说,如“龙池”是狄仁杰斩九龙之地,“八纵坡”是青牛八纵而过的山坡,“青牛胡同”是青牛累死后掩埋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