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融媒记者 石强
眼下,走进国家数据中心庆阳集群“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燧弘华创智算中心,黑色机柜整齐排列,数据线交错纵横,技术人员忙碌地穿梭其中,一串串跳动的字节、一行行闪过的代码,庆阳的绿色算力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
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加快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城市,乘“数”而上,向“质”图强,下好新质生产力“先手棋”,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在探索“数实融合”发展路径上迈出了新步伐。
乘“数”而上
数字经济创优领跑
国家数据中心庆阳集群10大绿色数据中心加速建设,4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启动,算力达到1.8万P、年底可达5万P。拓展“数据要素×”大效应,建成数字中国数据样本资源库西北库、智能撮合公共服务平台、业务管理运营平台。与31个中东部城市协同构建数据算力领域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与哈密、巴州等构建“西数西算”新通道。在全国八大节点率先发布“数盾”体系试点验证规划及团标,构建数字经济全产业链。首发1亿元算力券,设立1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开通数字经济“人才专列”。“数字基建”启新程,建成由西安直达北上广等地区的网络链路,国家顶层骨干直连的“6-8-12-15”时延圈加速构建。5G网络实现乡镇以上、产业园区全覆盖。
“按照‘构建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的模式,我们举全市之力一体化开展数字经济招商,并创新数字经济一体化招商模式,对接头部企业2586户、签约613户、落地200户,形成涵盖产品制造、技术应用、要素驱动的全产业链条。”市数据局副局长米世涛介绍,“同时开放AI应用十大场景,与98家央企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合作,‘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的生态体系逐步完善。”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