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庆阳融媒记者 郭桂梅
在生与死之间,他们是架起生命桥梁的勇士,每一次诊断,都是深思熟虑的决断;每一台手术,都是对健康的精心雕琢;每一次治疗,都是对生命的无限敬仰。
以“医者仁心”为魂,肩扛“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他们用爱心、技术、勇气和坚持,编织着一个个关于生命、希望与爱的故事,诠释着何为大爱无疆,何为生命的守护者。
他们有一个平凡又响亮的名字——医生。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让我们感恩他们的无私与奉献、执着与坚守,并为他们送上诚挚的祝福。
医者仁心 呵护你我健康
“病人是胸背部的撕裂样疼痛,特别疼,处于一种濒死状态。”临近午饭时间,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医生陈晓亮接到一个非常特殊的患者。检查显示,该患者的主动脉有一个巨大的血管瘤,并且已经形成主动脉夹层,情况万分危急。“主动脉是人体内最粗大的动脉血管。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都是最凶险的疾病,血管一旦破裂,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瘤体现在就像一个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我们必须尽快把这个炸弹拆除。”陈晓亮说。
陈晓亮顾不上吃午饭,跟科室的同事们第一反应就是立即手术,挽救患者的生命。“正常的胸主动脉的血管直径是2.5厘米左右,这位患者的胸主动脉瘤的纵向直径是11厘米,横向直径是9厘米。夹层撕裂的范围,从坡口到下端长度是13.9厘米。”陈晓亮非常着急,“这么大的血管瘤,如果不立即手术,就是在向死亡靠拢。”
患者命悬一线,医生们决定拼尽全力一搏。但大家万万没想到,这时候患者却说要放弃手术:“就我一个人,做手术前的检查,连个签字的人都没有,而且我也没有啥收入,手里没钱。”
陈晓亮一听立即表示:“检查的字我代你签,马上先做检查。手术也必须做,不做手术你就没命了。你没钱我给你垫,我只想救你的命!”
一句“我只想救你的命”,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俗话说,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啥大问题,人命关天的事才是大事。恨不得马上把病人抓到手术台上进行手术,先把病人的命救下来,人命关天的事情不容过多地考虑。”事后回想起来,陈晓亮依旧坚定地说。
医者仁心,是医师职业的灵魂,是每一位医师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在患者眼中,医生是希望的灯塔,用温暖的目光和无私的关怀,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这份仁心,让每一次治疗都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情感的交流与灵魂的触碰。
救死扶伤 诠释无私奉献
“医生没有什么了不起,与众不同就是穿着白大褂。因为穿上白大褂以后你的责任就来了,就是治病救人。”这是医生们的共识,从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救死扶伤便成为他们不可推卸的使命。面对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他们挺身而出,用精湛的医术和坚定的信念,为每一个生命争取活下去的机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医师是勇敢的战士,紧急关头总是第一时间冲在前,只为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用爱与责任书写着生命的奇迹。
盛夏的傍晚,热浪还未散去。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还在加班的医生权刚接到一个紧急电话:“马上去神经内科做医学会诊,一位80多岁的老人,突然病情加重,情况危急。”放下电话,权刚跑着赶往神经内科。他赶到时发现患者已经处于深度昏迷状态,了解到患者24小时无排尿,权刚果断将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立即组织实施抢救。
“这位老人是肺部感染导致的感染性休克,合并肾功能衰竭,以及尿素氮严重超标,需要立刻给予床旁的血透,否则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经过权刚和同事整整一夜的努力抢救,患者终于苏醒。又是一天一夜的床旁守护,患者的生命体征才逐渐平稳。患者转危为安,权刚才松了一口气。“但凡患者有一线生机,我们医护人员必须全力以赴去救治。”权刚说。
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昼夜颠倒、不眠不休;为了患者重拾健康,他们透支着自己的健康。在医师的心中,患者始终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他们倾听患者的诉说、关注患者的需求,用心去感受患者的痛苦与渴望。这种患者至上的情怀、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体现了医师的职业操守,更展现了他们作为人类健康守护者的崇高境界。
执着坚守 守护人间温暖
今年初,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鼻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各医院的发热门诊、呼吸科、儿科等多个科室的患者成倍增长,医生们加班加点、昼夜值守。
“孩子这次生病我们全家都很紧张。”随着孩子病情逐渐稳定,涵涵妈妈脸上才有了笑容,“孩子长这么大就没生过这么严重的病,发高烧、咳嗽严重,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成觉,太吓人了。这两天大有好转,多亏了大夫。”
5岁的涵涵断断续续发烧、咳嗽了一个多月,病情突然加重,家长才着急忙慌带孩子住进市人民医院儿科。“明确诊断就是支原体肺炎,并且引起了右侧的肺实变,病情比较重。”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张海霞介绍,“孩子年龄小,不尽快采取措施就会有危险。有些孩子化验出来,会出现肝脏的损伤、心肌酶的增高,我们都会做相应的对症处理。我们多管齐下,在最短时间控制住了涵涵的病情。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防止出现后遗症。”
多种病原体叠加流行,合并感染者不在少数,卢女士就是这样。“突然发高烧,我还想等第二天早上来医院看,结果半夜2点左右我就觉得呼吸困难。”
卢女士紧急就医,医生连夜抢救。“当时卢女士的血压、氧饱和度都很低。”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潘萌萌回忆,“脱离危险后,我们做了相关检查,发现她是甲流合并支原体感染。”
总算是有惊无险,病床上的卢女士感觉很幸运、也很幸福。“要不是大夫们抢救及时,我不知道我会怎样,我要给大夫们点一个大大的赞!”
今年春节前夕,70多岁的苏大爷顽固高热,让家人惊吓不轻。“父亲在住院前已经有好几天身体虚弱,伴有高烧。有一天他突然出现持续的高烧,高烧已经达到40摄氏度,说话不利索,还胡言乱语,当时我们就非常着急。”苏大爷的儿子苏先生说。
经过常规检查和几天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医生决定给苏大爷做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苏大爷竟然感染了鲜见的“鹦鹉热”。
病原体找到了,医生立即调整治疗方案、实施精准治疗。
“诊断清楚以后,治疗效果非常好。能顺利回家过年、跟家人团聚,我爸开心得不得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就是最美的事儿!”苏先生高兴地说。
家人健康,才能安心;过节团圆,家才温暖。但是,为了大家的幸福、温暖,医生们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小家,从紧急救治到面对复杂的病情,他们总是以无畏的勇气迎接每一次考验。他们不畏惧失败,更不惧怕困难,因为在他们心中,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正是这份勇气,让他们能够在逆境中坚持,守护一个个患者、一个个家庭,守护这人间的温暖。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用爱与责任眷顾每一个生命。他们的坚守与奉献,是无声的誓言,却比任何言语都更加震撼人心。中国医师节,是对医师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所有医师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愿所有的医师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愿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最好的救治与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