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其次,聚焦主体抓培育,全面提升科研攻关实力。培育壮大层次分明、梯度发展的科技型企业群体,强化对创新企业的政策支持,整合扶持资金和奖补措施,兑现落实惠企政策,以政策红利激励企业创新升级。聚焦科创企业设立创新专项,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参与实施国家、省级科技攻关任务,以企业技术“硬实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培育壮大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科技创新平台,突出国家科创平台引领培育功能、地方科创平台应用研究功能,发挥3个国家平台对地方产业的战略引领和人才引育作用,支持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协同创新,为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破瓶颈、解难题。培育壮大追求卓越、求实创新的科技人才队伍,围绕科技人才“引育留用”,探索建立一个产业链一个首席专家团队机制,为产业链升级提质和技术创新把脉问诊。以科创生态建设为引领,招引优秀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来庆发展,解决科技创新与人才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问题。深化与关中平原城市群科技合作,共享各类高层次人才资源,加快建成一支以“技术经纪人和新双创”为主体的科技人才队伍。积极落实《庆阳市高端人才引进扶持措施》,增强科技人才获得感与成就感。
再者,聚焦应用抓转化,深挖科创服务市场潜力。探索产学研用新模式,在市级科技项目中设置成果转化专项,鼓励企业以转化为导向,结合自身发展需求,联合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在各科研院校探索设立专职技术经纪人岗位,提供成果挖掘、培育孵化、管理咨询、推广交易、金融支持等专业化综合服务,助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提高科研人员收益奖励比例,持续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和科研人员的创新内生动力。
最后,聚焦改革抓生态,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和科技项目组织形式,围绕产业谋创新,围绕创新求项目,建立科研人员自主申报科技项目、项目管理单位联合科研机构遴选实施项目的机制,紧盯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大力实施“揭榜挂帅”项目,以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科技项目支撑能力。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扩大联合基金科研项目试点范围,激励引导企事业单位设立科研基金实施科技项目,撬动提升社会研发投入。加强和金融机构衔接,引导金融机构推出更多符合地方实际的金融产品。探索财政科技资金可转结使用,结余科技项目资金可用于其他研发活动等政策,扩大科技项目资金“包干制”范围,探索科技项目资金跨年度滚动连续支持等新型模式。最大限度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积极回应科研人员诉求,帮助科研人员解决研发活动中的各类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