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融媒记者 梁媛
乒乓球作为“国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我市持续弘扬乒乓球文化,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品牌体育赛事、推进“体教融合”“俱乐部培养”模式等举措,不断加快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培养体系创新建设工作,全市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我市400多名少年儿童选择抛球挥拍,“乒”出精彩,以参与体育赛事的方式,感受“国球”的激情与魅力。
10月4日至7日,2024年“奔跑吧·少年”“蒙正杯”庆阳市第二届青少年乒乓球比赛暨甘肃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乒乓球项目青少年组选拔赛在市全民健身中心乒乓球馆举行。
本次比赛由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主办,设有青年组、少年甲组、少年乙组、少儿甲组、少儿乙组、幼儿组6个组别,以及男女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3个竞赛项目,吸引了来自 8 县(区)、各乒乓球俱乐部的454名运动员参赛。
“本次比赛是我市目前举办的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青少年乒乓球赛事。比赛中,参赛选手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球技,展现出良好的乒乓球技艺和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乒乓球馆负责人张烜彬表示。
蒙正体育代表队领队张俸溢说:“为了打好此次比赛,我们在赛前对发球、技战术、队员配合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训练。据我观察,所有参赛选手的水平都很不错,而且场上教练员的指导也很有针对性,比赛的举办对于我市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赛场上,选手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乒乓球的热爱与执着;赛场下,大家一起交流比赛经验,共同提升技战术水平。
参赛选手赵琦涵在此次比赛中收获颇丰,虽然在单打比赛中遗憾落败,但通过与对手的较量,她发现自己在发球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这也为她今后的训练指明了方向。“大家都很专业,打球的水平超乎了我的想象,参加比赛就是为了检验自己的实战能力,希望以后能举办更多这样大型的比赛,这对于我们青少年乒乓球爱好者提高技艺有着很大的帮助。”赵琦涵谈起参赛经历意犹未尽。
“比赛过程中,我和队友一起努力,虽然决赛打得很艰难,但因为我们团队有着必胜的信心,大家发挥得也很不错,最终获得了团体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参赛选手马皓轩在夺冠后开心地说到。
本次比赛的成功举办,既是“国球进社区”活动在我市引起的带动效应,也为广大青少年及儿童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推动了全市青少年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比赛吸引了家长和青少年乒乓球爱好者6000多人次到场观赛,实现了竞技体育的人文价值,也刺激了餐饮、住宿等社会潜在消费需求,赛事品牌效应正在初步显现。”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青少科科长张庆表示。
近年来,我市各县(区)进一步加大乒乓球场馆设施维护和建设力度,大力支持社会组织参与青少年乒乓球训练,鼓励兴办多种形式的青少年体育训练机构。截至目前,我市共有青少年乒乓球市级训练基地1个,培训机构、俱乐部近40个,为孩子们系统学习乒乓球知识提供了便利。
同时,我市还通过举办青少年乒乓球联赛、选拔赛等赛事,加强各个俱乐部和基地之间的沟通交流,为乒乓少年们提供了展示球技、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平台,更为全市乒乓球运动后备人才储备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校园体育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的作用,全面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同时也从中发现、选拔优秀的乒乓球运动苗子,并开展集中训练,争取在2026年的省十六运上,庆阳市乒乓球项目能有新的突破。”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主任刘永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