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我们衷心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庆阳中医药和岐黄文化“四个基地”打造,更多参与和支持庆阳人工智能与中医药深度融合,携手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的更加辉煌的明天。
申敬旺说,中医药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对传统中医药的一次创新性探索,更是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我们坚信在这个拥有厚重中医药文化底蕴,同时又是当代冉冉升起的“中国算谷”庆阳,通过产业融合,建立完善中医药数字化发展产业链,有效发掘当地中医资源宝库,推动中医药产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加强中医药服务贸易对外宣传,加大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助力中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希望各联盟成员携手并进、共创辉煌,共同为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开启中医药人工智能发展新篇章。
董竞成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的文化自信,中西医结合、多民族传统医学融合、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结合是未来中医药学发展的三个引擎,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中华传统医药专业委员会将积极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和科研项目,推动中药学与大数据、计算机技术、数字医学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民族传统医学的交往、交流、交融。
王振华说,本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岐黄文化研究、岐黄中医药创新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等内容开展研讨交流,必将为全省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人工智能+中医药”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希望庆阳市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在全社会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探索“人工智能+中医药”发展,推进建设智慧中医医院,探索开展公共卫生信息、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互联互通,建立覆盖中药仓储、调剂、煎煮、包装、配发等全流程的信息追溯系统,为全省提供样板。
会上,副市长史建芳代表市政府与10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签约金额20.1亿元。副市长张平宗介绍了庆阳人工智能和中医药产业优势及发展规划。天士力国际基因网络药物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张仲景研究分会、燧原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经方云科技有限公司、陇东学院医学院、市中医医院共同发起成立了庆阳“人工智能+中医药”产业联盟。
随后,欧洲科学院院士、挪威科学院院士李培峰,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中华传统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董竞成,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应东分别作了以“‘人工智能+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国传统医学的科学基础”“老年心衰患者的中医药治疗”为题作了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以“视神经损伤后的再生及功能修复”为题作了视频报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助理研究员高振介绍“中国传统医学:从技术到文化——《中国传统医学比较研究》的编写”及其他新书情况。河南经方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崔海洋首次发布了“数智岐黄·经方云”中医药 AI 大模型。天士力国际基因网络药物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佳推介了“数智本草大模型”。
关联数字经济企业代表、省市中医药企业代表、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中华传统医药专业委员会会员、河西学院医学院师生、中央及省级媒体记者等嘉宾应邀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