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融媒记者 薛亮 冯喜斌
南梁是一片红色热土,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主要内容的南梁精神就诞生在这里。扎根在这里的南梁镇人民政府始终把南梁精神作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面向群众的优良传统,开辟密切联系群众“新纽带”,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的道路上成绩斐然,今年获得了全省“记一等功公务员集体”的殊荣。
初冬时节,气温骤降,南梁镇“康养小区”生态移民安置点里暖意融融。因地质灾害避险刚刚搬到这里的荔园堡村村民尚金虎正忙着收拾新家,南梁镇的工作人员也第一时间上门帮他查看水、电、暖是否通畅,了解尚金虎和其他村民的生活情况。
“我们刚搬来,书记和镇长就过来问候我们,及时帮我们解决困难。过两天,房子收拾得差不多了,老人就可以住进来了。”尚金虎说。
南梁镇“康养小区”生态移民安置点是南梁镇为解决因地质灾害而面临住房安全问题的群众新建的,位于南梁镇荔园堡村闫洼子组,建有安置住房38套,水、电、暖、排污等基础设施齐全,出行也方便,深受搬迁群众喜欢。目前,安置住房已全部分配完成。
提升民生福祉的关键在于基层经济的“造血”式发展。南梁镇立足当地优质的红色资源,围绕建设“红色文旅名镇、生态秀丽美镇、特色产业强镇、幸福宜居富镇”的目标,大力发展文旅、肉牛、白瓜子等特色富民产业,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
通过引大引强,南梁镇在何沟门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南梁乡村振兴成果体验馆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等服务,推动农文旅融合纵深发展。“南梁镇积极帮助我们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确保工程顺利完工。镇上对我们的支持和重视,让我们觉得在这里投资很踏实。”中农国优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震说。
“我们以农文旅融合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聚力构建红色资源矩阵,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扩大红色文旅辐射产业,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做大做强南梁品牌,赋能乡村振兴。”南梁镇镇长武虎山告诉记者。
为充分发挥“雁阵效应”,南梁镇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实行“一对一”帮带机制,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储备后备干部33名。在全面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结对关爱帮扶行动等,真心诚意与群众交朋友、结“亲戚”,解决群众的烦心事。运用数字化平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累计受理办结群众“最多跑一次”服务、庆阳政务一体化、数字政府等方面的事项438件。这让参加工作不久的南梁镇党政办工作人员魏嘉男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前辈们的‘传帮带’作用发挥得很好,让我快速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为出发点,以想干事的热情、能干事的本领和干成事的担当,当好群众的勤务员和南梁精神的宣讲员。”
“我们不断健全制度体系,增强干部素质,强化基础保障,把党建工作贯穿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的各个环节,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发展局面,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南梁镇党委书记张建政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南梁精神为指引,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一支素质高、信念强、敢担当的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