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秋季,王震将军在完成外线作战任务以后,率部队途经关中地区返回延安,由于沿途要越过敌人的数道封锁线,关中地委通知所属各地认真做好支前工作。
新宁县委接到通知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在金村庙和九岘两个粮站收集了上千石军粮,组织起多个运输队和担架队。
当时,胡宗南部队为了进攻新宁、新正解放区,从国民党正宁县政府所在地的山河镇到平子镇的40里路上设立了3个军事据点。为了击溃敌人的军事防线,为解放军顺利通过扫清道路,防御敌人偷袭金村庙和九岘粮站,上级首先调遣新四旅在九岘设防,和敌人形成两军对峙的局面。然后,又调遣一个主力团,迁回穿插配合游击队,先吃掉驻扎在平子镇的敌人。
八月下旬的一天,新四旅主力团和地方部队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包围了平子镇。经过两天两夜的顽强奋战,终于拔掉了这颗“钉子”。打下平子镇以后,下一步就是“吃掉”驻扎在米桥的敌人。当时新宁县县委副书记何聚财和县统战部部长罗金财等人都在随军工作组工作,他们根据情况分析认为,米桥守敌虽然只有一个中队,但是地势险要,碉堡坚固,易守难攻,况且这里距山河镇只有十多里路,战斗一旦打响,敌人随时都可以增援,我军可能腹背受敌,应先布下疑兵阵,虚张声势,给敌人造成兵临城下的恐慌局面,然后开展政治攻势,促使他们缴械投降。
一切准备就绪后,罗金财和新四旅一位连长带领十多名战士在夜幕的掩护下迅速向米桥方向赶去,他们一路避开村庄、躲开大路绕道前行。半夜时分,罗金财和解放军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离碉堡不远的一块麻子地里,选择好有利地形,做好了战斗准备。罗金财凭着一块地埂作掩护,开始向碉堡里的敌人喊话:“你们已经被我们包围了,赶快放下武器,回到人民方面来。只要你们弃暗投明,我们一定表示欢迎。”
尽管向敌人喊了很多次话,但是始终没有回音。这时候,罗金财和解放军同志经过商议决定给敌自卫队中队长豆雷写封信,促使他思想转化,倒戈投降。
距碉堡不远的地方,住着一户姓陈的群众,罗金财等人在他家里写好了信,让他把信送到碉堡里去。豆雷向群众了解了我军“真实”情况后,令人向外喊话:“八路军长官们,我们中队长说了,要我们放下武器可以,但是你们要派代表到碉堡上来谈判。”
经过认真分析,小分队决定派罗金财去谈判,只有这样才会显示出我们不仅包围了他们,而且有把握消灭他们,如果不去反而会露出破绽。决心下定以后,罗金财打起精神,大踏步地向着碉堡跟前走去。
谈判一开始,罗金财就抢先发言,他再次讲了我们党的政策和当前的形势,劝他们放下武器,弃暗投明,回到人民方面来。在罗金财讲话的时候,豆雷低着头一个劲的抽烟。听罗金财讲完话后,豆雷把手中的水烟锅放在了炕上,搔了搔头,有气无力地提了三个条件:一是不要杀他们,要保证其生命安全;二是枪可以缴,但是子弹要给他们留一些,好让他们去换烟抽;三是不能把他们押送到解放区,要放他们回老家。
按照当时的情况,这三点要求不算什么。于是,罗金财就一口答应下来。豆雷便把自带的一支短枪顺手给罗金财递过来。随后,豆雷又命令所有人员把枪支集中起来,一律到碉堡下边去集合。这时,罗金财站在碉堡上向外喊道:“把部队带过来,准备受降!”隐蔽在麻子地里的战士听见了喊声,一起跑上前来接收枪支,接管俘虏。当豆雷和敌自卫队员亲眼看见我方只有十几个人时,气得既翻白眼又跺脚。
就这样,小分队一枪不发就拔掉了米桥这颗“钉子”,俘虏敌人31人,收缴长短枪支30多支、手榴弹80颗、子弹1000多发。
1947年2月,西北野战军警三旅五团二营红五连驻扎在庆阳县赤城一个叫卧牛里的地方,这里是陕甘宁边区前沿的一个门户,距离红五连驻地30里左右,就是宁县瓦斜乡望宁堡,这是有40多户人家,地方虽然不大,可是非常重要。从1938年起,这里就一直是敌人封锁我们陕甘宁边区的一个重要据点。
这年春节,敌人全面进攻陕甘宁边区的计划被粉碎后,又转为重点进攻。一场恶战正在酝酿着。驻扎在宁县瓦斜乡望宁堡的敌人也不断地向解放军挑衅。面对敌人的挑衅,战士们加紧训练,随时准备执行战斗任务。
2月4日,营长陈士和来到红五连,他带来了战士们盼望已久的命令。黄昏,全连战士集合,陈士和向大家做了战前动员。他说:“同志们,为了回击敌人的挑衅,搬掉我们面前的绊脚石,为人民除害,奉上级命令,决定让你们连去完成歼灭望宁堡守敌的任务。”话音刚落,三排长谢太平心直口快,他说:“营长,真把人等得急坏了,明天请营长听我们的胜利消息吧!”营长看到红五连战士情绪高昂,心里也十分高兴。他接着兴奋地说:“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敌人过去不是常说我们是穷八路,要‘请’我们到堡子里去吃肉、喝酒去?那你们明天就把这块肉一口吃掉,能不能吃掉啊?”全场异口同声地回答:“能!”
夜幕刚刚降临,部队就出发了。过马莲河的时候,虽然河面上的冻冰和高低不平的河坎增加了部队行军的困难,但是夜越黑,就越有利于战士们隐蔽接近敌人。快到望宁堡的时候,战士们先隐蔽在北面路旁的沟壕里,连长张志亭带领着连干部摸到堡子跟前,在战斗打响前对堡子周围环境进行了仔细观察。
这个堡子,地势非常险要,东南西三面都是深达数十丈的悬崖峭壁,堡子的北面地势平坦,筑有一面3丈多高的厚土墙,墙下面设有鹿砦。战士是从西北的一条两米宽的乡村大道逼近堡子的。张志亭在观察的时候,城墙上碉堡里的敌人正在报九牌。于是,红五连的干部趁敌人不注意,先清除了墙下的鹿砦。
守堡子的是李鸿宣的保安团。他的保安团不但步枪是一色的“三八式”,还有机枪和枪榴炮。在清除鹿砦的过程中,敌人发现了红五连的战士,猖狂地喊话说:“八路军兄弟们,过来吧,你们穷得连正月十五都过不去了,我们这里有好酒好肉,过来吃吧。”
部队进入指定位置后,突然,一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步枪响了,机枪响了,我们的小炮也吼起来了。爆破组、投弹组把道路扫清后,云梯组扛着梯子上去了,一个战士爬了上去,爬到梯顶,身子一露出墙顶,就被敌人打倒了。这时候,副连长站在张志亭身旁,一看这情况,立即命令旁边一排长说:“张占月,给你手枪,上!”张占月接过手枪,扔了几颗手榴弹,把棉衣一甩,趁着手榴弹爆炸的烟雾,迅速爬到了梯顶。接着,又有两个战士登上了敌人的城墙。他们上去以后,后面的部队接着往上爬,就在这时,“咔嚓”一声,云梯因负重过量断了。这时,城墙上只有3个勇士,而且其中两个上去后都负了重伤,只有张占月一人对敌。霎时,几十个敌人向他扑来。开始,张占月还有4颗手榴弹,一梭子弹,很快就打光了,他急中生智,抓起一块石头,高喊:“给你一束手榴弹吃!”就掷了过去,敌人挨了前面几颗手榴弹,以为这一次也是真的,吓得往后跑。正当张占月与城墙上的敌人周旋搏斗时,解放军的预备梯子已经搭好,战士们很快都登上了城墙。
这时,已经是农历正月十五的拂晓。战士们迅速分三路插入堡子内的民房,从里向外打,两面夹击敌人。不到五分钟,就把敌人全部包围在东南角的两座小庙里。张志亭喊话要敌人投降,敌人不听,他又带领掷弹筒班的班长张国忠逼近小庙,“轰!轰!”两发连射,小庙震得“哗哗”往下垮。这时从庙后站起一个满脸血迹、手持短枪的敌军官,他高举双手,嘴里喊着:“我们投降,我们投降!”三排长谢太平跑了上去,缴了那家伙的枪。这次激战,红五连全歼李鸿宣保安团的一个中队。张志亭带领全连战士主动撤离望宁堡的时候,敌人两个营的援兵才赶到。在往回走的路上,战士们押着俘虏,背着缴获的武器,笑呵呵地说:“今年这个元宵节让人终生难忘啊。”
(选自巩世锋编著的《陇东:说不完的革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