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笛
在我带过的学生里,有个叫小萱的女孩,每次音乐课上她都默默地坐在角落,无论是唱歌、演奏乐器还是参与课堂讨论,她都表现得有些抗拒。起初,我以为她只是对音乐缺乏兴趣,但随着时间推移,我渐渐察觉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为了深入了解小萱,我有意在课余时间留意她,多次见她一个人坐在操场角落,对周围的欢声笑语充耳不闻。一次课间,我看到她被几个调皮的男生撞到,男生没有道歉就跑开了,她只是默默整理衣角,毫无怒色或委屈。那一刻,我仿佛看到她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我决定找机会和她聊聊。
那天放学后,我来到小萱身边,微笑着邀她聊天,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冷漠,只是微微点头。我带她来到音乐教室,让她坐在钢琴旁,弹奏了一段舒缓旋律帮她放松,然后轻声慢语探问。通过她的倾诉,我了解到,原来她曾在音乐课上因为唱歌走调而被同学哄笑,从此失去信心,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
我轻轻握住她的手,安慰道:“学音乐都会遇到困难,走调很正常,老师当初也是如此。音乐不止唱歌和演奏乐器,你情感细腻,这是很宝贵的音乐天赋。”我根据她的情绪即兴弹奏了一段音乐,用钢琴旋律表达她内心的孤独、失落与渴望被理解。一曲终了,我看到小萱眼中闪烁着惊讶与感动,她封闭的内心似乎有了一丝松动,就像一缕阳光穿透层层阴霾,照进了她心底的柔软角落。
此后,我在课堂上刻意为小萱创造机会,安排小任务,像分发乐谱、调整音响设备等,帮助她融入课堂。每次她都很认真地完成了任务,而我也及时给予肯定。唱歌练习时,我会安排友善耐心的同学与她一组,共同进步。学校组织小型音乐表演活动,我鼓励小萱积极参加。起初她十分犹豫,经过反复劝导,她终于鼓起勇气报名参加。我帮她选了一首优美简易的歌曲,课余时间悉心辅导。渐渐地,我感受到小萱内心的力量在凝聚,如即将启航的小船,扬起了希望之帆。
表演当天,站在后台等待的小萱身体微微颤抖,双手紧攥衣角,眼神游离。我握住她的手为她打气:“小萱,别怕。这里就像音乐教室,台下观众都是朋友,用心去唱,老师为你加油。”音乐奏响,她起初声音颤抖,却饱含真挚情感。随着旋律推进,她渐入佳境,放松下来,歌声愈发流畅。表演结束,台下掌声雷动。小萱下台,眼含热泪,扑入我怀中说:“老师,谢谢您!我做到了!”此刻,我知道她突破了心中的枷锁,重拾自信。
从那以后,音乐课上的小萱焕然一新。她不再是角落里的孤独身影,而是积极参与互动,与同学畅聊音乐心得,笑容也时常绽放在她脸上,如破云而出的骄阳,绚烂而温暖。后来,小萱考取了心仪大学,成功突破自我,努力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成就自我梦想。
这件事让我深刻领悟,中学音乐教师不仅要传授音乐知识,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用爱与耐心为他们点亮希望之灯,护佑他们在成长之路上勇敢追梦,绽放独特光芒。
(作者系庆阳第四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