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通讯员 黄建国
今年以来,镇原县人民法院锚定不同受众群体法治需求,不断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新方法新载体,通过“流动式”送法、“定制式”释法、“课堂式”说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推动普法工作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让法治宣传实起来、“活”起来。
“流动式”送法,上门宣讲受欢迎
“别人欠钱两年了,还能打官司要回来吗?”“可以,不超过三年诉讼时效都能起诉。”……
这是“12·4”国家宪法日前夕,镇原县人民法院干警在临泾镇某村广场开展普法宣传的一幕。
为了进一步拓宽法治宣传渠道,扩大普法覆盖面,镇原县人民法院将普法宣传形式由传统的“摆摊式”宣讲变为“流动式”送法服务。组织法官带案下沉一线,进村入户、走街串巷和群众谈心事、访需求,面对面为群众讲授法律知识。这种深入田间地头、百姓炕头的交流式、拉家常式流动普法,让法治宣传沾满了“泥土味”,深受群众好评。
镇原县人民法院还将巡回办案与“送法下乡”活动有机结合,用“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方式,在解决矛盾的同时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
今年5月,一起义务帮工人受害责任纠纷案在开边镇某村的农家小院里开庭审理。接地气的巡回法庭,把普法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吸引了左邻右舍前来旁听。在一问一答、一审一判中,相应的法律法规、公序良俗、价值观念等如春风化雨般沁入群众心田。“小案子里有大道理,我们也从中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谈起自己的旁听感受,村干部赵某受益匪浅。
“定制式”释法,服务企业获好评
“酒后挪车算不算酒驾?”“只要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法定标准,即构成酒驾。”……12月2日,在镇原县某驾校,面对一众学员现场咨询,法官耐心释法答疑。
此次普法宣传,是镇原县人民法院应邀开展“定制式”释法活动进企业的一个缩影。围绕企业个性化需求,量身打造“定制式”法律服务,是该院贯彻落实“八五普法”相关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深入推进全省法院“万名干警联万企”行动的生动实践。
为满足辖区企业普法需求,今年初,镇原县人民法院印制《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手册》并予以发放,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这种企业点单、法院接单的“按需”普法模式,实现了由过去“我讲你听”到如今“你点我讲”的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课堂式”说法,法治教育零距离
“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是欺凌吗?”“遭遇校园欺凌该怎么办?”……今年秋季开学后,在镇原县某中学普法课堂上,法官围绕“校园欺凌概念”“校园欺凌危害”“校园欺凌应对”等内容,结合现实事例和同学们积极互动,引导大家明确法律底线和行为边界,勇于向校园欺凌说“不”。
镇原县人民法院坚持常态化落实法治副校长、校外法治辅导员等普法职责,根据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有的放矢讲好“开学第一课”,让“课堂式”说法入脑又入心。
一年来,镇原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进校园、访企业、赴军营、到村组社区及田间地头,开展各类普法活动,受众达1万余人。立足主责主业 ,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促进“普法”和“学法”双向奔赴,使普法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时效,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