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诚
曲子镇,位于环县、庆城县、华池县三县交界处,素有“环县南大门”之称。1936年6月1日,红军西征的第一仗——“曲子战斗”在这里打响。曲子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在当地的黑暗统治,让曲子成为红军西征解放的第一个县城。随后,在这里建立了陇东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曲子县委、县苏维埃政府。
曲子镇是通往宁夏的咽喉要地,是当年国民党环县政府所在地,城内驻扎着国民党马鸿宾部一〇五旅的1个特务连和第三十五师骑兵团的1个排,共300余人。
1936年5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发布西征战役命令,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野战军,彭德怀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率军西征。
西征开始后,在习仲勋的推荐下,彭德怀指挥部就安排在环县八珠塬的农民李凤存家。彭德怀在这里召开了西征的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西征的第一仗是夺取曲子镇。
6月1日,左路军红一军团二师在师长杨得志、政委萧华的带领下经庆阳抵达曲子镇,红二师奉命包围曲子镇,红一师进至木钵一带警戒,红四师向庆阳方向警戒。下午3时,红军开始发起攻城作战行动,曲子战斗正式打响。
曲子镇的土城方圆1公里左右,城墙高2丈、厚6尺许,城四周有碉堡,城外有壕沟,深达丈许,易于守备。战斗打响半小时后,红军从城东南角突破防线,打开缺口进入街道,与守敌冶成章部展开巷战。
冶成章率领一股光着膀子、手举马刀的亡命之徒,狂叫着从巷子的各个角落里钻了出来,疯狂地向正在攻击前进的红军扑来。冶成章是马鸿宾部下的一员“勇猛战将”,以临阵强悍勇猛而受到马鸿宾的器重。他性格暴躁、野蛮霸道,平日为非作歹,欺压人民,无恶不作,当地老百姓都十分害怕、痛恨他,于是给他送了一个“野骡子”的外号。
在冶成章部的疯狂反扑下,入城红军部队立足未稳,就被挤出了城外。红二团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重新调整战略战术,再次楔入,经过反复冲杀,激烈争夺,至下午4时30分左右,红军基本控制了全城。冶成章被堵在城西北角的一处民宅的窑洞中负隅顽抗。
危急之时,军团首长左权和政委聂荣臻亲自来到离敌几十米的前沿阵地,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指挥战斗。攻城的红军战士们受到极大鼓舞,像潮水般猛冲上去,一举攻克曲子镇。
至晚上10时许,战斗结束。此战共击毙国民党官兵100余人,俘获国民党一○五旅旅长冶成章等200多人,缴获步枪200余支、手枪20余支、迫击炮20门,还有马匹及其他物资。国民党环县县长郑执中潜逃,曲子遂宣告解放。
曲子首战告捷,对国民党军震撼极大,南线的国民党军迅速向阜城败退,北线木钵、洪德的国民党军闻风向宁夏一带遁去。
整个西征战役历时两月余,先后解放了曲子、环县、豫旺、同心、盐池等地,开辟了陕甘宁边界纵横400多里的新苏区。西征红军边解放边建政,完成了陕甘宁省的建置,扩充了红军队伍,征集了大量物资,同时遍撒革命火种,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从而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为三军大会师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