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环县 “满城红”温暖一座城

庆阳融媒记者 乔洁

春日的环州大地,生机勃勃。街头、车站、广场、敬老院等场所,活跃着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在拥堵的交通路口疏导交通、在车站为乘客指引方向、在敬老院为老人做饭理发……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成为环州大地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象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志愿红,温暖着这座城。

青春微光

传递温暖力量

李舰洋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刚刚过去的寒假,他加入了环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成为春运“暖冬行动”的一名志愿者。他与志愿团队成员一起活跃在高铁站、公交站等志愿服务点,协助旅客购票、解答疑问,并参与车站内秩序维护,为旅客提供咨询和引导服务,帮助老年人和需要帮助的旅客搬运行李,确保他们安全、舒适出行。“看到旅客因为我们的帮助而露出笑容,我感到无比满足和自豪,让我深刻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

环县始终将志愿服务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引领全县6万名志愿者紧扣结对关爱、生态环保、阳光送考、敬老助残、社区服务等内容,开展学雷锋、关爱留守儿童、节约粮食、文明创建、青春社区、暖冬行动、红领巾托管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环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2024年,环县累计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140场(次),参与志愿服务的青年人数超过1.1万人次,志愿服务总时长达到3.1万小时。

榜样引领

汇聚志愿精神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尽全力,争取做到最好。”环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李晨睿表示,志愿服务不应只在特定时间开展,更要实现常态化,让人们时刻感受到志愿者的关怀。

自2018年起,在共青团环县委的引领下,李晨睿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无论是扶贫助学、帮孤助困,还是敬老助残、环境保护、社区服务,都有他积极奔走的身影。据了解,截至目前,李晨睿发动社会各界捐资捐物价值30多万元,组织8000多人次青年志愿者开展公益活动400多场(次),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15万小时,受益群众近5万人次。“要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温暖他人,拥抱世界。”李晨睿说。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近年来,环县将志愿服务作为践行雷锋精神的重要载体,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将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推动二者在质、量、效方面均衡发展。青年志愿者以“服务社会、锻炼自我”为宗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打造青年志愿者服务品牌,让文明新风在环州大地劲吹。

据统计,目前,环县注册志愿者达6.1万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志愿者注册人数为4.5万名,占比73.7%。

多维发力

深耕志愿服务

共青团环县委聚焦更好引领、凝聚、服务青年的职能职责,坚持变革组织设置和动员机制,在志愿服务领域勇于创新实践,着力提升团组织对社会领域青年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

力行“民之关切”,强化志愿服务影响力。环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每月组织至少1次志愿服务活动为目标,深化青年志愿者关爱行动、“3·5学雷锋”系列活动、关爱乡村留守儿童、节约粮食、文明创建、青春社区、暖冬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年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140场(次)。

以解决部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寒暑假看护为出发点,环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七彩假期”托管服务活动。服务的社区从2022年的5个扩大到2024年的9个,服务的儿童从2023年的5个班次95名增加到2024年的22个班次344名,服务的规模和影响力逐年递增。

为满足大学生的实践需求,吸引更多的学子了解家乡、认同家乡、奉献家乡,共青团环县委积极对接,每年有超过100名在校大学生通过“扬帆计划”“返家乡”项目,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实践锻炼。着眼满足青年群体精神文化、社会交往等现实需求,举办“青年夜校”19期,参与人数1497人次。“书法、爵士舞、国画、礼仪、华服体验等课程深受青年欢迎,成为青年提升自己的‘充电站’,我们也以此为契机织密青年赋能‘服务网’,丰富青年社交‘新场景’。”共青团环县委书记武霖煜说。

从“一抹红”到“满城红”,青年志愿者用行动践行,用初心担责,进社区、进校园、走乡村,足迹遍及街头巷尾、角角落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践行新风尚、传播正能量,将志愿服务开展到千家万户,志愿服务影响力不断扩大。

--> 2025-03-05 1 1 陇东报 content_54308.html 1 环县 “满城红”温暖一座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