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融媒记者 乔洁 通讯员 杨子璇
不断释放的利好信号、优化升级的产业结构、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近年来,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如雨后春笋般在环县涌现,不仅为企业的发展铺设了“高速路”,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简化办事流程
从“烦琐”到“便捷”
“以前办营业执照得跑好几个部门,准备一堆资料,现在办理营业执照,10分钟就办好了。”近日,准备经营服装店的杨宵和表弟一起来到环县政务服务中心,本想咨询营业执照办理流程,没想到工作人员直接全程帮办、主动代办,让他现场拿到了营业执照。
杨宵办理营业执照如此顺畅高效是环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带来的明显变化。为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减少群众办事环节,环县政务服务中心特别设置了“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确保群众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材料,就能享受从业务咨询、受理到办结的全链条服务,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目标。
此外,对于不能在县内办理的事情,环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会积极帮办代办,主动帮助群众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确保群众的合理需求得到及时响应与妥善处理。
据统计,去年,环县办理“一件事”业务3668件,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98%,全程网办率达99.70%。持续推广“非接触式”办税,178个涉税事项“最多跑一次”,233项办税事项实现非接触式网上办理,“一网办理”占比98.4%,“一次办理”占比92.2%。
强化服务支持
从“被动”到“主动”
稳抓经济大盘,重点企业是“支柱”,而优质的营商环境则是企业成长和安心生产的有力支撑。
今年1月,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设在环县政务服务中心的企业开办综合受理窗口收到了一面“心系企业办实事 热忱服务显真情”的锦旗。此前,一家外地新入驻企业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过程中受到窗口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并进行“容缺受理”,为企业开办争取了时间,实现了“少跑路”。这已经是该窗口自去年以来获得的第四面锦旗,每一面都从不同角度表达着企业对窗口工作人员高效审批效率和热情贴心服务的高度评价。
环县一以贯之关注企业发展需求,对于各企业复工复产,相关部门及时深入企业一线调研,主动倾听企业声音,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未来发展规划与面临的困难,致力于构建与企业紧密相连的服务体系。
为当好亲商助企的服务员、纾困解难的贴心人,环县建立了服务专员制度,选派专人对接企业,定期走访企业,向他们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与支持,并建立企业诉求问题台账,及时对问题进行跟踪问效,做到闭环管理,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
去年,环县“不见面”开标率达100%,累计办理柔性执法案件1688件,新增市场主体3240户,同比增长7.28%,完成“自转个”企业2529户,“个转企”企业16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6582户。
聚焦人文环境
从“赢商”到“兴商”
人文环境是营商环境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环县把优化涉企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实施新一轮“助企远航”行动,落实“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千名干部帮千企”等政企沟通协商机制,认真完成“包抓联”“白名单”“六必访”措施,切实做到“接诉即办、质效即评”。把企业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企业的发展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让企业家轻装上阵、快马加鞭。
企业发展好了,对外有影响力,对内有说服力。环县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工作举措、细化任务台账,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表”和月调度季考核年考评、末位问责、投诉举报、“红黑榜”激励曝光等工作推进机制。全县149名领导干部包抓重点企业149户,帮助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等方面问题209个。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环县持续深化“三零三式”服务模式,从发展改革、商务、市场监管及政务服务中心抽派12人组建“帮办代办”服务团队,在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服务专区,为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全周期服务。去年全县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3个,签约总额409.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