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丽娟
在开展上门护理服务以来,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量的预约情况比较常见。宝宝出生不久,皮肤黏膜变“黄”,让新手宝妈们十分紧张。今天就来讲讲“黄宝宝”,也就是遇到新生儿黄疸该如何应对。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在体内淤积而出现巩膜、皮肤及黏膜黄染的现象,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黄疸症状一般在足月儿出生后2至3天出现,大概2周内自然消退;早产儿黄疸多发生在出生后3至5天,最长可延迟至4周内消退。经皮测量胆红素足月儿<221微摩尔/升(12.9毫克/分升),早产儿<257微摩尔/升(15毫克/分升),居家观察即可。
当出现黄疸症状,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包裹新生儿,防止体温升高加重黄疸。
2.鼓励母乳喂养,按需哺乳,促进新陈代谢。
3.阳光不强烈时适当晒太阳。
4.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皮肤、巩膜颜色变化,监测胆红素水平(贴皮肤即可完成测量)。
若黄疸在24小时内出现,程度重,进展快,持续时间长;或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未消退,经皮测量胆红素足月儿>221微摩尔/升(12.9毫克/分升),早产儿>257微摩尔/升(15毫克/分升),则考虑病理性黄疸,就要到医院进行光疗或药物治疗。
此外,应对新生儿黄疸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注意饮食,避免过多摄入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2.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了解胎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胎儿肝脏发育和胆红素代谢的疾病。
3.早期喂养:鼓励尽早开奶,增加新生儿对母乳或配方奶的摄入量,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胆红素排出。
4.充足光照:自然光照有助于降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水平,在阳光不强烈时,可以让新生儿适当晒太阳,需注意保护眼睛和生殖器。
5.避免感染:注意保持脐带干燥清洁,避免感染引起黄疸加重。
85%的新生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宝妈们不要担心,做好居家护理,密切观察即可。若出现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恰当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单位: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