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
原油产量、新能源装机容量稳步增长,3个煤矿矿权成功出让,电力外送通道全面贯通;
羊只饲养量、出栏量实现“双增长”,“羊+”产业产值再创新高;
农文旅融合、生态治理、电商带农等一批“环县模式”示范推广;
待业青年、未就业大学生在家门口投身前沿科技……
从沟壑纵横的黄土坡到风光无限的新能源矩阵,从羊咩声阵阵的养殖场到代码跃动的数字工位,环县以“双能驱动”夯实工业根基、以“全链思维”重塑农业优势、以“数智基因”激活就业潜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跑出了资源型县域转型升级的“加速度”。
双能驱动:构建现代工业新格局
在环县西北部蜿蜒的山梁上,200米高的风力发电机与连绵的光伏矩阵交相辉映。
日前,走进位于环县小南沟乡的华能庆阳600万千瓦风光综合新能源示范项目C1升压站,铁塔林立、银线交织。“C1项目建设已迈入快车道,集电线路铁塔组装已全面完工,工程进入线路全面贯通的攻坚阶段,预计今年5月份投运。”C1项目负责人何佩泽介绍,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发清洁电量为13.84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41.3万吨,减少烟尘排放178吨。
在D2风光项目风机吊装现场,随着直径97米的叶片在百米高空与机舱精准对接,复工首支风机成功就位。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完成6台风机的安装作业。
环县,不仅是二类光能资源区和三类风能资源区,更是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光火储输”多能互补绿色智慧综合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4年底,环县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440万千瓦,发电量突破36亿度,持续为“陇电入鲁”工程输送着绿色动能。
千米地层深处,能源革命悄然推进。在位于环县车道镇的山东能源西北矿业天竣公司刘园子煤矿调度指挥中心,16块4K超清屏的动态监控系统实时投射井下三维立体影像,154名工作人员的动态尽收眼底。“经过全面检修,矿井工作面已具备复产条件。”山东能源西北矿业天竣公司刘园子煤矿总工程师王旺旺说,2025年刘园子煤矿计划安全出煤90万吨,安全掘进3500米。
依托资源富集优势,近年来,环县在传统与新兴的“双轨并行”中实现突破,坚持“发输储用造”全链推进,打造全省新能源开发重点县。
截至目前,全县可开发新能源资源量1635万千瓦,已规划开发规模达1252万千瓦,开发规模居于全市首位、全省前列。庆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华能陇东能源基地配套储能电站开工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全链突破:打造“羊+”产业新高地
晨雾未散,环县王庄村鹏翔养殖合作社已响起此起彼伏的羊叫声。标准化圈舍里,数千只湖羊正悠闲进食。负责人张鹏飞边巡视边规划:“今年要推动品种优化和精细化管理,带乡亲们扩大养殖。”
这位曾经的油田工人,用10年时间书写了黄土高原的致富传奇。2013年他携200万元积蓄返乡创业,却因经验不足,4年累计亏损300万元。凭着西北汉子的倔劲,张鹏飞重整旗鼓:流转1500亩土地种牧草,学习养殖技术,引进优质湖羊品种。如今,他的合作社拥有8800平方米现代化棚舍,年出栏超万只,成为全县乡村振兴标杆。
头雁引领群雁飞。王庄村256户村民90%从事养羊业,羊产业贡献七成村集体收入。村民刘怀宏从最初怀疑观望,到年养120只羊,“从防疫到销路都有保障,年收入七八万元,越养越有信心了。”刘怀宏说。
产业链延伸蓝图初现:村集体注资70万元建设的黑山羊基地即将投产,计划饲养2000只陇东黑山羊,通过天然中药材饲喂打造高端品牌。“湖羊走大宗收购,黑山羊直供市场,双轨并行拓宽销路。”王庄村党支部书记马鸿璞说。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