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我市近五年累计救助困难群众20余万人

本报讯 (庆阳融媒记者马小隆)近年来,我市围绕“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目标,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从“专责化”向“协同化”、从“单一化”向“综合化”、从“兜底化”向“品质化”转型升级。市民政局信息显示,近五年来,全市累计投入社会救助资金超49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0万余人。

社会救助是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工程。我市通过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构建起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积极拓展救助服务内容,由物质帮扶逐步向多元化服务延伸,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困难群体需求。在脱贫攻坚期间,民政、农业农村等多部门紧密协作,强化主动发现和监测预警机制,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扶尽扶”,助力全市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市、县两级均成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整合人社、卫生健康、教育等多部门资源,年均解决困难个例50起以上,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基础。

我市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社会救助的精准性和时效性,由市级层面统筹协调,推动19个部门签订信息互查共享协议,搭建起大数据比对平台,年均比对分析医疗、教育等领域预警信息2.5万条,对疑似困难家庭100%入户核查,年均救助1.7万余人次。在全市116个乡镇设立“社会救助综合窗口”,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模式,构建起“一站式”服务模式,极大简化了群众求助流程。针对低收入人口,通过多部门联动风险预警机制,确保问题发现及时、处理高效,力争做到“发现一户、监测一户、救助一户、动态清零”。华池县探索的“物质救助+照料护理+心理疏导+社会融入”四维帮扶模式,为4.58万名困难群众送去了价值320余万元的物资,成为全省社会救助创新样板。

聚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特困人员等特殊群体,扎实推进“爱心甘肃·结对帮扶”行动,2.2万名结对干部累计开展联系交流10.7万人次、实地走访7.4万人次,捐赠慰问物资价值228.5万元,推动救助从“兜底化”向“品质化”迈进。将社会救助主动融入基层治理网格,全市5000余名网格员化身困难群众的贴心“守护者”,定期深入走访,年均排查困难群众15万人次以上,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与申请代办等“一站式”贴心服务。积极构建“大救助”格局,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临时救助为补充、服务类救助为拓展、社会力量参与为协同的“大救助”工作体系,实现了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共用。

--> 2025-03-27 马小隆 1 1 陇东报 content_54780.html 1 我市近五年累计救助困难群众20余万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