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工业向强 产业向优 就业向新

(上接1版)

王庄村的“羊”光大道正是环县发展“羊+”产业的缩影。

坚持走“小群体、大规模”发展路子,以政策引导羊产业全面走向市场化。2024年,全县羊只饲养量达到375万只,饲养量、出栏量实现了“双增长”。庆环公司同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联合共建全省首家“国字号”肉羊制种基地,建成千万串羊肉串生产线,开辟了羊肉精细分割“新赛道”。“环县羊羔肉”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入围2024年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品牌价值达到53.5亿元。这座黄土高原县城的“羊”光大道,正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延伸。

数智赋能:开创就业服务新范式

在环县,如今通过建立数字就业基地,累计让1135名未就业大学生、待业青年在家门口实现职业转型,开创了县域数字就业新范式。

29岁的返乡青年王婷用18个月从基础标注员晋升为项目经理,现在带领团队承接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数据标注项目。“原以为前沿科技遥不可及,如今通过标注系统训练AI识别障碍物,切身参与了技术变革。”她感慨道。

“人工智能标注师的工作是整理机器无法识别的数据,供AI公司训练模型。”环县数字就业基地培训师吴文娟介绍,基地现已完成近20场培训,目前有60名人工智能标注师,其业务覆盖北京、上海、杭州等10余座城市。

数字经济的触角深入数字就业基地的每一个格子间。“你好,系统显示你付款成功,但商家没有收到货款,我们可以协助你解决。”“先生,你反映的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核实一下。”……密集清脆的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的客服回复声,一个个电商小二、蚂蚁同学搭着数字就业的顺风车,尽力耕耘着自己的数字事业“责任田”。

26岁的陈星,2024年7月进入环县数字就业中心,从事支付宝电话客服工作,因为表现突出,今年年初他转岗至办公室。“作为毕业后的第一份固定工作,不仅让我实现了经济独立,更有机会投身前沿科技。”陈星说。

“新员工通过3至5个月考核可晋升管理岗。”环县数字就业基地负责人赵计良表示,计划2至3年内实现中高层管理人员本地化转型,全面升级基地运营模式。

2025年环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环县县委书记曹育铮列出一组民生数据: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76亿元、增长4.9%;改善657户住房安全,自来水入户率55.36%,低收入人口医保报销比例87.5%……

这座西北小城正在用实践诠释着新时代县域发展的辩证法——既要做大经济总量,更要激活内生动力;既要追赶发展速度,更要守住民生温度。

--> 2025-03-27 1 1 陇东报 content_54788.html 1 工业向强 产业向优 就业向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