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融媒记者 王富强
清晨七点的宁县春荣镇,薄雾还未散去,贾亚婷就走进镇中心小学的教室。黑板上工整的板书映着晨光,琅琅书声中,这位扎根乡村教育20年的女教师,用粉笔勾勒出乡村孩子的未来图景。从普通教师到市级名师,她始终以“做一盏点亮乡村教育的灯”为信念,在黄土地上书写着动人的教育诗篇。
2006年,19岁的贾亚婷初到宁县偏远山区任教时,面对的不仅是漏雨的教室,还有留守儿童的成长困境。她创新开设“心灵信箱”,让孩子们把心事写成纸条投递,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加强家校互动,200余名留守儿童在她的“情感驿站”中重拾温暖。她始终以“农村孩子也需要好老师”为使命,坚守在农村小学,用自己的爱心和专业知识为农村孩子撑起一片教育的晴空。
为打造高效课堂,最大化追求课堂效益,在吃透新课标精神后,贾亚婷提出小学语文“六个一”生长课程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并在春荣镇各学校推广。春荣镇中心小学在实践“六个一”课程理念后,课堂质效有了大幅度提升,在全镇统考中,语文综合成绩多次位列第一。
在寻找突破习作教学困境的方法时,贾亚婷关注到了部编版教材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部分和课后习题,找到了进行“片段式习作教学”的途径。这种教育方法得到了宁县教育局的认可,并在全县推广。通过多次县域内教研活动,被更多老师接受并实践在自己的课堂上。如今,在宁县各学校的作文课上,“先练片段再成篇”已成为常态,学生作文本上的涂改痕迹越来越少,灵动的文字越来越多。
2016年,宁县教育局挂牌成立“贾亚婷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的11名核心成员分布在宁县不同的乡镇,在县域内积极开展听课评课、专题讲座等活动,上千名教师受益匪浅。从单元整合备课到分层作业设计,从红色文化融入课堂到家校共育模式创新……每项成果都凝结着团队的智慧。2024年,“贾亚婷名师工作室”被评为市级优秀团队,贾亚婷和团队成员李丽英、张花宁获评市级教研先进工作者。
“教育不是独行,而是点亮一群人。”贾亚婷还创建了“小语俱乐部”微信群,群里有300多名老师,大家“佳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资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工作期间,贾亚婷始终担任班主任,因为她觉得班主任最贴近孩子心灵。她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引领学生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她带领孩子徜徉书海、滋养心灵,涵养品质、文明守礼。2018年,贾亚婷被评为“市模范班主任”,2024年被评为“甘肃省优秀班主任”。
20年风雨兼程,贾亚婷用脚步丈量教育的温度,当同行问其动力何在,她说:“乡村教育就像种树,我愿做那棵最先扎根的老树,让更多树苗向着阳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