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环县 村规民约“约”出和美乡村新图景

庆阳融媒记者  史珊  通讯员  郭锐

近年来,环县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修村规、定民约、树新风,推动“美好约定”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润滑剂”、提升人居环境的“助推器”、培育文明新风的“播种机”。

“约”出文明新风尚

“红白喜事怎么办、环境卫生如何干、邻里关系怎样处?”这些有效提议在村规民约中约定出来,群众就有了行动指南。走进环县车道镇安掌村,整洁的道路延伸至绿意深处,墙上一排排新修订的村规民约,映衬着村庄的井然有序与文明新象。

“咱们的村规不是‘一刀切’,而是按照村情‘量体裁衣’,这样的村规民约更‘合身’。”车道镇安掌村党支部书记张成珠指着墙上的积分公示栏介绍道。村里推行的积分制将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量化评分,群众获得的积分不仅能兑换洗洁精、盆子等实物,年终累计积分还关联“星级文明户”,如今,村里攀比少了、温情多了,浪费少了、节约多了。

让村民“唱主角”出“金点子”。近年来,环县在制定村规民约中,引导各村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把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使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机制的优势更加突出。

“约”出治理新动能

在秦团庄乡新集子村的药田里,村民梁有堂正查看黄芪长势。“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村规里都写了科学种植的方法,农民种植有方法,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梁有堂说。

新集子村将中药材种植技术、产业合作规范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科学种植、规范经营。如今,村民们按“规矩”种植,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既提升了种植效益,又增强了发展后劲,走出了一条“以规促产、以产富民”的新路子。

最活跃的要数新集子村的微信群,每天推送“村规小故事”,谁主动参与环境整洁、谁助人为乐,随手一拍就上了“光荣榜”。

村规民约贵在落地,让“软约束”成为“硬规矩”。环县持续推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与基层治理实践深度融合,以村民议事会、“安稳小院会”、入户走访、线上征集等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建立监督执行机制。在各地设立由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德高望重的乡贤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对遵守情况进行评议、劝导和督促,让“约定”内容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如今,红白事比排场的少了,主动清扫村道的多了;邻里争执的少了,互助合作的多了——一纸村约,正悄然重塑着乡村的文明肌理。

“约”出振兴新路径

“各位乡亲注意啦!网络诈骗有新套路!陌生电话要验证码可不要轻易相信……”日前,木钵镇关营村村部格外热闹。由镇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党群服务中心等组成的普法宣传队用方言讲解最新的诈骗套路。

“骗局的样式真是越来越多!”刚听完讲解的村民陈育成恍然大悟,把学到的“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的“三不”原则发到了家族群里。关营村以自治为基础、德治为先导、法治为保障,探索建立“网格调解、村委会调解、乡镇调解”三级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依托“互联网+”平台,提供惠民政策答疑、调解邻里纠纷等服务,引导村民自觉参与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

同时,在环县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元素正为传统村规民约注入新动能。各村将志愿服务、反诈宣传、“一老一小”关爱等现代治理要求写入村规,创新通过快板、三句半、情景剧等形式,将优秀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精彩呈现、广泛传播。

--> 2025-07-16 1 1 陇东报 content_57597.html 1 环县 村规民约“约”出和美乡村新图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