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庆阳融媒记者刘萍凝 通讯员张超)今年以来,市中级人民法院全力打造人民法庭“调立审执访”一体化运行模式,让调解贯穿审判执行全流程。全市法院人民法庭调撤率达60.62%,位居全省前列,一批“调解能手”在基层一线默默耕耘,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环县洪德法庭庭长李文权在审理户某与金融机构的借款纠纷时,得知户某术后行动困难,便前往其山城乡家中调解案件,既解了纠纷,也暖了人心。正宁县湫头镇村民刘某因邻居袁某焚烧秸秆烧毁自家苹果树枝愤而报警,双方各执一词,矛盾积怨深。湫头法庭联合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现场调解,最终促使双方互谅互让,不再追究赔偿,多年积怨就此消融。这些深入田间地头的调解实践,正是庆阳各级人民法院推动“预防在前、调解优先、就地解决”的生动写照。
调解不仅省时省费用,更能实质性化解矛盾。环县合道法庭曾在半天内成功调解并当庭执行三起案件,跑出解纷“加速度”。在西峰区人民法院,农民工郑某某工伤致残后维权艰难,法院受理其劳动关系确认及赔偿纠纷后,法官王倩团队采用“背对背调解+阶梯式方案”,不仅向企业释明法律风险和社会责任,也为郑某某疏导情绪、细化赔偿计算,最终,企业当场支付赔偿款8万元,郑某某撤回其他诉求。
追求案结事了人和,庆阳各级人民法院法官不惧繁琐。镇原县开边镇群众路某甲建房遭堂弟路某乙阻挠,后者还在房屋旁挖坑制造安全隐患。开边法庭法官为化解这起排除妨害纠纷,9次上门调解,最终达成协议,法官甚至自掏腰包租用铲车,带领干警帮助回填土坑,彻底消除了隐患。
围绕“可视化公正”,庆阳各级人民法院不断探索创新。正宁县周家法庭针对抚养权案件建立“情感修复-需求评估-方案协商”流程,引入心理咨询师比例达75%,有效缓和当事人对立情绪。环县虎洞法庭庭长杨生辉总结出“把脉、共情、善解、回访”八字调解法,今年调撤率高达94.39%,同时,依托“法官联系点”,推动诉讼服务下沉,形成多元解纷合力。目前,全市法院积极发展“线上马锡五”,借助互联网庭审平台、移动微法院等,让“指尖调解”突破时空限制,公平正义更加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