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竞相发展焕新彩 原州大地谱新篇

——镇原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实践

文/图  庆阳融媒记者  张凡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80万亩新绿装点山河、1.2亿羽肉鸡全产业链聚力发展、38.8亿元民生投入温暖万家……昔日黄土坡披上锦绣新装,今朝茹河畔奏响振兴乐章,镇原县以基层治理、产业升级、生态宜居、民生幸福的多元成就,展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强组织  基层基础持续建强

近年来,镇原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实施“强基固本”工程,从组织建设、治理创新着手,持续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镇原县乡村,变化随处可见。曾经软弱涣散的党组织经过整顿重塑,焕发新活力。全县累计创建“五星级党支部”45个,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17个,优化调整村干部22名,下派党建指导员53名,轮换驻村干部186名……一套组织建设“组合拳”,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凝聚群众、引领发展的坚强堡垒。

治理模式的创新让乡村焕发新气象。镇原县全面构建“五级网格”管理体系,联村领导、网格员与群众携手共进,让政策宣讲“进院落”、民意沟通“零距离”。“积分超市”实现全覆盖,村民通过参与公益活动、环境整治攒积分、换实物,线上线下双轨运行,激发群众“共治共享”热情。

制度执行也在党建引领中持续强化。“五单工作法”让任务提醒、进度调度一目了然,“三会一课”实现常态长效。党员联户、积分管理多元协同,驻村单位、社会力量纷纷融入基层治理链条,“比学赶超、向上向善、崇尚文明”的氛围日益浓厚。

兴产业  县域经济稳步向前

大棚连绵起伏,棚内小番茄、西葫芦等蔬菜长势喜人;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智能滴灌系统精准施肥,农民通过手机即可完成全程管理……走进甘肃聚广利现代设施蔬菜种植基地,一派“智慧田园”新景象跃入眼前。

镇原县深入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推动传统产业“迭代”、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让新兴产业“抢踏”、未来产业“占先”。围绕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兑现产业奖补资金2.74亿元,发放财政扶持贷款3.94亿元。聚焦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目标,今年完成粮食种植145万亩,预估产量35万吨,镇原县被纳入全国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

沅山“三元双向”农业产业园作为镇原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以创新模式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园区采用“菌菜轮作”循环种植模式,反季节种植羊肚菌、平菇等菌类和各种蔬菜,效益显著。

位于金龙工业集中区的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全自动生产线高效运转,将屠宰的白羽肉鸡加工成冷链产品,发往肯德基、麦当劳、华润万家、大润发等数十家知名餐饮企业和大型商超。据了解,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圣越公司已构建起完整的白羽肉鸡全产业链。截至今年3月底,企业已生产鸡肉产品4.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按照发展规划,今年,该公司预计饲养肉鸡1.2亿羽,出栏屠宰9500万羽,生产鸡肉产品21.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同时,圣越公司带动全县5万户农户发展玉米、小麦等饲料作物种植,帮助户均年增收2.1万元,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和产业升级。

作为省级开发区的金龙工业集中区,科技引擎的轰鸣声激荡着创新浪潮。这里不仅是全县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更成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园区以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为突破口,建成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实现“七通一平”基础设施与5G网络全覆盖。集中区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为支点,构建起“绿色智造+循环经济”生态体系。通过智能分选、冻干锁鲜等技术升级,推动肉鸡、苹果、中药材等五大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让传统农业插上工业创新的翅膀。

今年上半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44亿元、增速5%,规上工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16.42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2亿元、增长3%,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9%、7.2%。

惠民生  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过去5年,全县累计实施66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2亿元,切实为人民谋福祉。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通过林长制、河湖长制构建四级治理体系,累计造林16.8万亩,整治河湖顽疾55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4.5%。生态改善赋能文旅融合,北石窟驿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年“五一”假期,游客同比增长超一倍,旅游收入大幅提升,真正实现了“青山金山共赢”。

交通路网焕然一新——国道309线、327线得到改造提升,农村公路新建与改造1360公里,路网密度显著提高,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教育医疗实现跨越发展——镇原一中整校搬迁、镇原三中新办开学,新增学位近9000个;智慧课堂“四全”模式在全省推广。县第一人民医院新建搬迁,新增床位650张;县中医医院获评省级三乙医院,县乡医疗机构实现互联互通,乡镇中医药服务实现全覆盖。

就业与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开发公益性岗位3500个,新增城镇就业近4000人,发放创业贷款及交通补贴超3600万元,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9.1万人,劳务创收173.07亿元,多个养老服务中心与幸福院建成投用。

--> 2025-09-19 ——镇原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实践 1 1 陇东报 content_59287.html 1 竞相发展焕新彩 原州大地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