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3 代号:53-27






以岐黄文化传国医精粹

(上接1版)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国医大师”张伯礼说:“庆阳是《黄帝内经》的发祥地,岐黄文化等优秀文化将会给庆阳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传承岐黄学说、中医文化根脉方面,庆阳应该做得更好。”

为了让千年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市县两级中医药发展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庆阳市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庆阳市中医药“十四五”规划》《庆阳市中医药康养产业链实施方案》等一揽子支持政策,将中医药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实行责任制管理,形成了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县(区)和部门同步联动的中医药工作良好局面。

术绍岐黄,橘井泉香。我市坚持中医药文化内涵传承创新,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充分激发中医药文化发展新活力。多年来,庆阳着眼创建国家级中医养生文化名城,建成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推出《医祖岐伯》《民间单验方》等一批具有庆阳特色、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影视剧、专题片和中医读物,先后被国家命名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师承甘肃岐伯基地、岐黄文化传承基地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庆阳正在成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新秀之地、中医文化寻根拜祖之地。

为了使“岐黄故里”的中医药文化多渠道、多方面、多层面传播与传承,我市积极抢抓共建“一带一路”机遇,全方位拓展对外交流,多次与马来西亚马六甲市就中医药发展状况、市场情况、合作愿景等多个方面进行沟通合作,成为中马两国地方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典范。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企业签订了1000万美元的中药材海外订单,庆阳中药材正式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守正创新,任重道远。我市将持续致力于岐黄文化的传承弘扬、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的深度融合,让岐黄文化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全球共享,促使传统文化在当代医疗中焕发新生。

--> 2025-09-24 1 1 陇东报 content_59385.html 1 以岐黄文化传国医精粹 /enpproperty-->